抖音一元千赞网站暗藏多重风险 法律专家呼吁用户远离灰色交易
互联网上出现大量宣称"抖音一元一千点赞"的第三方服务平台,以极低价格提供短视频点赞、评论、转发等数据造假服务,这类网站通过虚假流量包装内容,不仅破坏平台生态,更涉嫌违反《网络安全法》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等多项法律法规,法律界人士指出,此类灰色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,用户参与可能面临账号封禁、财产损失甚至法律追责风险。
灰色产业链触目惊心 虚假流量形成完整闭环
记者调查发现,当前市场上存在数十个提供"抖音低价点赞"服务的网站,其运营模式高度相似:用户支付1元即可获得1000个点赞,支付9.9元可购买1万次播放量,部分平台还提供"粉丝定制""评论区控评"等增值服务,这些网站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真实用户行为,利用大量僵尸账号或盗取的真实账号进行批量操作,形成从账号租赁、脚本开发到资金结算的完整黑色产业链。
某网络安全公司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,2023年第二季度,抖音平台检测到的异常点赞行为较去年同期增长320%,其中78%的虚假流量来自第三方刷量平台,技术人员演示显示,一个普通视频在购买刷量服务后,30分钟内点赞数突破5000,但实际有效互动率(评论、转发、完播率)不足0.3%,远低于平台1.2%的平均水平。
法律风险与平台治理双管齐下
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明律师指出,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第二十四条,网络运营者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侵入、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、工具,而刷量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干扰平台正常运营,已涉嫌构成"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",对于购买服务的用户,若涉及商业宣传,则可能触犯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"虚假宣传"条款,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。
抖音安全中心负责人表示,平台已建立"数据异常检测-行为轨迹分析-账号关联追溯"三级防控体系,2023年上半年共封禁违规账号127万个,拦截异常请求14.3亿次,对于涉嫌违法的刷量平台,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开展技术取证,该负责人强调:"虚假流量不仅损害创作者权益,更破坏内容生态的公平性,平台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。"
行业生态遭受冲击 真实创作价值被低估
多位MCN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,刷量行为导致优质内容难以获得应有曝光。"某教育类账号精心制作的内容,因未购买流量服务,播放量长期停滞在几千次,而同类型刷量账号却能轻松获得百万播放。"某传媒公司运营总监王女士表示,"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,正在摧毁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。"
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布的《短视频行业生态白皮书》显示,76.3%的用户认为"真实互动数据"是影响其关注决策的关键因素,而68.9%的创作者表示曾因数据造假遭受不公平竞争,报告指出,当虚假流量成为行业潜规则,不仅会降低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,更可能引发"数据通胀",导致整个行业估值体系失真。
专家呼吁:共建清朗网络空间
针对这一现象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联合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"清朗·打击流量造假"专项行动,重点整治刷量控评、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,同时呼吁广大网民增强法律意识,自觉抵制虚假流量交易,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。
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建议,平台方应进一步完善内容推荐算法,建立"质量优先"的流量分配机制;监管部门需加强跨平台数据共享,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;创作者则应专注内容质量提升,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流量支持。"只有当真实价值得到认可,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"沈阳教授强调。
抖音、快手等主流平台均已上线"创作者服务中心",提供数据分析、流量扶持等正规运营工具,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监管趋严和技术升级,虚假流量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,内容创作回归本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