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点赞兼职乱象频发 专家提醒警惕网络诈骗新陷阱
(本报记者 XXX)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,以"抖音点赞兼职"为名的网络兼职模式近期在全国多地引发关注,这种看似轻松的"动动手指赚零花"的兼职方式,实则暗藏多重风险,据国家反诈中心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涉及短视频点赞的诈骗案件同比上升137%,涉案金额超2.3亿元,记者通过深入调查,揭开这一网络兼职背后的利益链条与法律风险。
现象:点赞兼职野蛮生长
在多个兼职招聘平台,以"抖音点赞""短视频互动"为关键词的招聘信息日均新增超5000条,这些岗位普遍标注"日结80-300元""时间自由""无需经验",吸引大量学生、宝妈等群体,记者暗访发现,某招聘平台排名前三的点赞兼职岗位,均要求应聘者先缴纳98-298元不等的"会员费"或"培训费"。
"我们提供专业点赞设备,每单收益0.5-2元。"自称某传媒公司招聘主管的王某向记者展示其"工作系统",界面显示需完成"关注50个账号""点赞200条视频""评论50条"等任务,当被问及是否需要真实用户操作时,该主管坦言:"都是机器自动操作,你只需要保持账号在线。"
据某互联网安全团队监测,当前市场上流通的点赞兼职APP超过200款,其中83%存在恶意扣费、信息盗取等安全隐患,这些平台通过发展下线形成层级分明的传销结构,最高层级代理日收益可达数千元。
风险:多重陷阱环环相扣
"点赞兼职本质是网络黑产的变种。"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李教授指出,这类兼职涉及三重法律风险:其一,通过技术手段伪造流量数据,涉嫌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;其二,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账号注册,触犯《刑法》第253条;其三,以兼职为名实施诈骗,构成《刑法》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。
记者调查发现,某点赞兼职平台要求用户提供手机号、微信号甚至身份证信息用于"账号绑定",网络安全专家演示显示,这些信息在暗网市场售价可达每个账号50-200元,更严重的是,部分平台强制用户下载未知来源的APP,导致手机被植入木马程序,造成财产损失。
"很多受害者最初只是想做兼职,结果陷入连环诈骗。"某地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典型案例:大学生张某在完成首单点赞任务后,收到"系统故障"提示,需连续完成三单才能提现,在支付1.2万元"任务金"后,平台彻底消失,据统计,此类案件平均单案损失达8700元,远超传统兼职诈骗。
治理:多方联动重拳出击
针对日益猖獗的点赞兼职乱象,监管部门已展开专项整治,网信办"清朗"行动累计下架违规APP 132款,封禁虚假账号287万个,公安部"净网行动"破获相关案件46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327名。
抖音官方安全团队透露,平台通过AI算法实时监测异常点赞行为,2023年已拦截虚假互动请求12.4亿次,封禁作弊账号470万个,同时建立"兼职黑名单"共享机制,与多家招聘平台实现数据互通。
"治理需要技术防控与法律规制双管齐下。"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教授建议,应完善《电子商务法》相关条款,明确网络兼职平台的审核义务;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,对涉及流量造假的产业链实施全链条打击。
警示:如何识别正规兼职
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兼职市场,专家给出"三看三不"防骗指南:一看平台资质,优先选择企业认证的正规渠道;二看收益模式,警惕"高回报零风险"宣传;三看资金流向,拒绝向个人账户转账,同时做到不泄露个人信息、不下载未知APP、不参与层级返利。
某招聘平台负责人表示,已上线兼职岗位智能审核系统,通过OCR识别技术筛查违规信息,并建立用户投诉快速响应机制,建议求职者选择标注"企业直招""无押金"的岗位,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资质。
构建健康网络生态
随着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的实施,技术治理进入新阶段,多家短视频平台正在测试"真实互动认证"系统,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确保用户行为真实性,业内人士预计,到2024年,AI鉴伪技术将覆盖90%以上的平台流量。
"网络兼职不应成为法外之地。"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强调,将持续推进"清朗"系列专项行动,重点打击流量造假、网络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,同时呼吁广大网民提高风险意识,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。
在这场技术与法律的博弈中,如何平衡创新发展与规范管理,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,又维护网络空间秩序,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课题,专家提醒,面对"轻松赚钱"的诱惑,保持理性判断才是避免陷入骗局的最佳防线。
(全文完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